国史上唯一列名的文团 粥会非同小可
(粥会新闻中心讯)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陆炳文,23日在粥会九十年演讲及座谈会中,旧事重提《中华民国史事纪要》,民国十三年(1924)1月13日条载:「丁福保、吴稚晖等在上海始创粥会,自此成为文化人士之雅集」。此一粥集文会不同于一般,非同小可的旨趣,端在国之大老陈立夫,当年所写下的八个字,「以粥会友,以友辅仁」。所幸又有相机捕捉住剎那,留下永恒的相片为证,否则具有90年历史的粥文团,很多人还误以为是卖稀饭的粥铺!或者只是稀饭业同业公会呢!这当中要拜三部相机所赐,对焦在一脉相承的百年前,按下快门续成了粥文化史。
陆炳文说,粥会精神导师吴稚晖的明心见性,省吃俭用在英伦买下莱卡相机,成就中国最初照相艺术的探路人,并保留最痴迷照相岁月的外国人作品。摄影大师郎静山的聚贤荟萃,成为我国第一位摄影记者,同时发明集锦造相艺术,为了他百岁颐庆,粥友号召一百个台北文团开粥会祝寿,我曾为文《手不释机的人》,发表在中央日报副刊。摄影爱好者吴其萃的思亲孝行,二十年来在粥友粥贤协助下,先行先试于两岸摄影教育,且因沾上中华粥会的光,创校华光更加发光发热。
1958年的八二三炮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两岸人,惊觉到战争与和平、恶斗与和睦、对峙与和谐之间,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完全取决于领导人智慧,及两岸同胞的亲情呼唤。终于在同年冬至日吃汤圆时,吴稚晖的学生狄膺在台北,缅怀“丁吴高风”,与文物博物学家蒋复璁共写“和”字,共倡在南海学苑,恢复粥会定期雅集,爱吃粥的文人雅士闻风而来,有如粥长李石曾与郑彦棻共锅,于右任与杨森等大老闻香也同桌畅怀。陆炳文继续以「梦非梦:同床异梦,异床同梦的梦想成真」为子题细说从前。
在那戒严时期,粥会最早每月一集,席间闲话家常、笑谈古今不辍,当时简直是作梦也休想,却能流风余韵半世纪,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元勋如于右任、黄季陆等,群儒如黄君璧、溥心畬等,名将如何应钦、蒋纬国等,倡导之功不可没。最近一次6月25日,粥友逗阵相招彰化,已达第656次约集,今(23)晚招待粥会九十年庆贺团,席开5桌于台北教师会馆,则为659次粥友约集;其间幸得台北粥会首倡,乃至美国洛杉矶粥会、美国金山粥文会同人跟进,踵武前贤粥痕,到处赓扬不坠。迄今誉满世界四大洲,共有百余个粥集文团入列;7月10日授牌的福州中华粥会,已是全球序列第106号,10月18日将在美国成立的纽约中华粥会,序号编到107,“粥会九旬‧雅集晋百”的梦想,早就实现梦成真了。
陆炳文回想,2009年4月14日,于大陆成立世界性的粥友联谊组织,简称全球粥会,总会馆名承运阁,座落泉州台商投资区内华光艺术学院,这一幢红砖外墙闽南式三层楼建筑,一楼正厅名明心堂,作为啜粥雅聚之用;左右两侧常设展厅,分别陈列粥会文献文物,以及粥贤粥友艺术作品;二楼展厅分别命名聚贤和荟萃,正在展览李光瓦猫收藏品;三楼两厅命名思亲和孝行,分别用作办公和会议。
思亲之最在思祖,孝行之大在孝祖;粥友要实践思祖和孝祖,常思始烹谷为粥的黄帝,常念初教民作糜的民族始祖。我们长期以来,从台北遥祭粥祖到可以组团公祭黄陵,台北粥友又开拔黄帝故里新郑谒拜粥祖,与会新郑升达学院升格粥文教育成功,连战率团祭黄陵后亲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应邀到北京央视开讲两岸交流等,证明历来粥友不忘元祖、不忘本源的人文特质存焉!陆炳文强调。
粥友同样不会忘记粥会的前身世界社,前清光绪丁未1907年成立的这个革命文团,发起人有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扶道人则为国父孙中山,当年献身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之后才转型,改致力于传布正当之粥道,推广留法俭学会卓然有成,历经半世纪后竟意外成了国共合作推手。李石曾把世界社旅欧教育运动推向世界各地,吴稚晖协同出力而自任里昂中法大学校长。
如今河北保定的育德中学旧校址,已被改建成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实即纪录世界社过去这一段辉煌。我们也多次到那里实地一探究竟,探索近代中国政治菁英的摇篮,探求当年嘉惠学子勤奋学习的推手,发现共产党蒙惠的有周恩来、邓小平(希贤)等,昨天22号适为邓小平110岁诞辰纪念日;国民党受惠的有孙科、蒋经国等。我去年到里昂中法大学旧址踏青怀古,旧图为邓希贤回忆雷诺卡车厂打工情形,相对于世界社旧照摄于台北恒杰堂,有人戏称国民党替共产党培育了人才,其实只是粥会名贤基于育才结缘,出钱出力为新中国建政造就英才而已。
陆炳文话又说回来,这些发展还真是个缘,因为世界社同仁吴稚晖、李石曾等志士仁人,具有国际观、世界观的结果,革命团体改弦更张成了粥文团,国史上才得以出现首个文人雅集,九十年前的上海粥会两位前辈,吴稚晖和丁福保合作合照,从此照亮了我国当代文坛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