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寧靜致遠名士雅集中華粥會八十年
來源:台灣光華雜誌 2002年10月號
在台北有一個名為「粥會」的團體,這兒既不賣粥,也非粥品同業公會。它是一個在國史館列有專檔,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的人文社團,奉行的旨趣是「閒話家常,笑談古今」。
民國以來,許多學術、政治、軍事、文化界的名人,諸如吳稚暉、孫科、于右任、何應欽、羅家倫、賈景德、莫德惠、黃君璧、董作賓、郎靜山、莊嚴、江兆申、黎東方、楊英風、葉醉白等等,都是粥會的粥友,真可謂是談笑有鴻儒。
但是人們也不免好奇,每聚必「喝稀飯」的粥會如何成立?為什麼吸引了這麼多名士鴻儒參加?又為何能歷八十年而傳承不輟?
在國史館刊行的《中華民國史事記要》裡,民國十三年一月份,記錄了三件國家大事,包括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蔣中正先生受命籌備黃埔軍校,國父在廣東高師開始講述三民主義。而當月還記錄了一件民間小事,那就是「丁福保等創粥會於上海,自此成為文化人士之雅集」。
腹中但有天地和清粥
其實粥集的開始還要早於民國十三年。民國十一年間,十多位喜歡啜粥、品茗,氣味相投的讀書人相邀為伴,每隔幾天就到上海一樂天茶館去泡茶聊天,大家不拘形式,談笑風生,彼此很是投契。後來其中的主要召集人丁福保向來有晚粥宵夜的習慣,於是大家在民國十三年一月十三日開始約集,每逢週一就由丁福保提供場地與粥食,結伴改往丁家去吃粥。一鍋熱粥,四碟小菜,便是粥會之開始。
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鬆散自在、無組織規章的社團,從民國十三年在上海成立,直到民國三十年左右,上海淪陷於日軍手中才中斷。不久,吳稚暉在大後方的重慶,召開第二代的重慶稀飯晚會。大陸淪陷後,更由吳稚暉的學生狄膺在台北復會,清雅文風延續至今。
說是粥「會」,然而這一個文人雅集全然異於一般的民間社團。沒有社團宗旨,不收入會費,不事迎送,入座就用粥。成員以丁福保、吳稚暉、錢化佛、莊蘊寬、蔣維喬、裘葆良為主,呼引志同道合的名士前來閒談,大家無拘無束,有情有趣。
「歷經八十年,今天中華粥會,依然不收會費,每月十五的雅聚,也不發請柬,自由來去,最重要的就是自在,」曾是蕭萬長內閣智囊的現任會長陸炳文指出。只是現在聚會地點改在特約餐廳,所以參加者每次須繳三百元的粥食費而已。
對於今天的後生晚輩,可能已經不熟悉丁福保是何許人物,然而這位晚清秀才,卻是民國初年重要的數學家、醫學家、文學家和佛學家,他所編寫的《代數備旨》、《丁氏醫學叢書》、《歷代詩話》、《佛學指南》等等,都是各個領域裡的重要著作。
稀飯晚會
抗戰末期,上海淪陷,粥會元老吳稚暉跟著國民政府移居重慶,懸念著淪陷區內的老友丁福保等人,吳稚暉於是重新恢復白粥之會,也就是四川人口中的「稀飯晚會」。最近才謝世的外交界耆宿顧毓琇,就常去陪都吃稀飯。
吳稚暉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老友,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總是備著滿腔的熱情和熱粥以待來人。大家在動亂中,除了不改過去魏晉清談之風,一方面也有簡約食粥,想念淪陷區同胞的意味在。
吳稚暉其人,向來布衣粗食,斗室容身。他一輩子不喜歡穿西服,總是一襲長袍,即使參加國家慶典也就是外罩黑馬褂為大禮服。所住過的宅第,不論大江南北,同樣是簡陋無比,在重慶的「蝸廬」兩側就是公車站和臭水溝。外出時候,總是安步當車,拒絕乘坐人力車。有一回有人送了他一輛人力車,他卻叫蔣經國將拉杆鋸斷,抬進家中當作搖椅用。「一個人有兩條腿,自己可走,何必要別人拉?你坐在車上被人拉著走,豈不成了四條腿?」吳稚暉的話語處處機鋒。
吳稚暉病危時,結算財產帳務,發現總數掛零時,竟然破涕為笑,在帳冊上寫下「恰當」二字,同時在遺囑中書明:「生未帶來,死仍支配,可恥!」這樣豁達樂天的胸襟,成為粥會後輩的典範。「吳稚老可以說是粥會的不朽精神,只要每逢吳稚老逢五或十的冥誕,粥會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陸炳文表示。
吳稚暉最愛吃粥,早晚兩餐都要食糜。很久以前,他就替沒有任何宗旨和規則的粥會定下一個旨趣:「閒話家常,笑談古今」,這八個字成為粥友們始終追求的格言。「所謂的閒話家常,指的是不談『官事』;笑談古今,則是當論『國事』,不過大多時候,文學藝術還是大家分享討論的共同話題,」陸炳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