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王蒙贾平凹三大师西安对谈精彩可期
更新时间:2014-07-01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粥会新闻中心讯)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全球中华粥会世界总会长、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今(1)日与台湾文联名誉主席余光中夫人范我存师母,一连通过两次电话,并和西安明光粥会会长于大方,人在内蒙的取到联系后确认,文学大师余光中将第二度访问西安,主要是接受香港明报月刊的邀约,8月1日去到西北那里,将跟王蒙、贾平凹两位大师,展开文化对谈,势必碰撞出火花,交谈内容精彩可期。
主办机构会请到原中国文化部部长王蒙,以及余光中担任主讲嘉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贾平凹担任回应嘉宾,三位大师都是当代著名作家,难得同台亮相、同场较量高下,大戏已经未演先轰动,两岸三地文坛正拭目以待。
余光中大师上回去西安,已是2012年的旧事,系在陆炳文主席安排之下,由明光粥会负责连络,并作全程礼遇接待,大师当时观感如何?只有他自己讲才最准确。据余光中事后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一文名为《故国神游》上说,5月中旬去西安讲学。那是我第一次去陕西,当然也是首访西安;我去西安,除了讲学之外,还参加了一个活动,经「粥会」会长陆炳文先生之介,认识了于右任先生(1879-1964)的后人。右老是陕西三原县人,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后来成了党国大老,但在文化界更以书法大师久享盛誉。他是长我半个世纪的前辈,但是同在台湾,一直到他去世,我都从未得识耆宿。我更没有想到,海峡两岸对峙,尽管历经反右与文革的重大变化,陕西人对这位远隔的乡贤始终血浓于水,保持着敬爱与怀念。因此早在2002年,复建于右任故居的工作已在西安展开,七年后正值他诞生130周年,终于及时落成。
余大师指出,为了要写西安之行,我读了贾平凹的《老西安》一书。像贾平凹这样的当代名家,我本来以为不会提到意识对立、而且已故多年的右老。不料他说于右任曾跑遍关中搜寻石碑,几乎搜尽了陕西的魏晋石碑,并「安置于西安文庙,这就形成了至今闻名中外的碑林博物馆」,他又说:「西安人热爱于右任,不仅爱他的字,更爱他一颗爱国的心,做圣贤而能庸行,是大人而常小心。」最后他说:「于右任、吴宓、王子云、赵望云、石鲁、柳青……足以使陕西人和西安这座城骄傲。我每每登临城头,望着那南北纵横井字形的大街小巷,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他们」。
余光中还说,贾平凹这本《老西安》写得自然而又深入,显示作者真是性情中人。书中还有这么一段,很值得玩味:「毛主席在陕北生活了十三年,建国后却从未再回陕西,甚至只字未提过延安。这让陕西人很没了面子。」我在西安不过几天,偏偏碰上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70周年纪念,不但当地还有纪念的活动,北京的《诗刊》也发表了特辑。为何尚不切实反省,真令人叹息。西安之行,虽然无缘遍访古迹,甚至走马看花都说不上,幸而还去了一趟「西安博物院」,稍稍解了「恨古人吾不见」之憾。
主办机构会请到原中国文化部部长王蒙,以及余光中担任主讲嘉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贾平凹担任回应嘉宾,三位大师都是当代著名作家,难得同台亮相、同场较量高下,大戏已经未演先轰动,两岸三地文坛正拭目以待。
余光中大师上回去西安,已是2012年的旧事,系在陆炳文主席安排之下,由明光粥会负责连络,并作全程礼遇接待,大师当时观感如何?只有他自己讲才最准确。据余光中事后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一文名为《故国神游》上说,5月中旬去西安讲学。那是我第一次去陕西,当然也是首访西安;我去西安,除了讲学之外,还参加了一个活动,经「粥会」会长陆炳文先生之介,认识了于右任先生(1879-1964)的后人。右老是陕西三原县人,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后来成了党国大老,但在文化界更以书法大师久享盛誉。他是长我半个世纪的前辈,但是同在台湾,一直到他去世,我都从未得识耆宿。我更没有想到,海峡两岸对峙,尽管历经反右与文革的重大变化,陕西人对这位远隔的乡贤始终血浓于水,保持着敬爱与怀念。因此早在2002年,复建于右任故居的工作已在西安展开,七年后正值他诞生130周年,终于及时落成。
余大师指出,为了要写西安之行,我读了贾平凹的《老西安》一书。像贾平凹这样的当代名家,我本来以为不会提到意识对立、而且已故多年的右老。不料他说于右任曾跑遍关中搜寻石碑,几乎搜尽了陕西的魏晋石碑,并「安置于西安文庙,这就形成了至今闻名中外的碑林博物馆」,他又说:「西安人热爱于右任,不仅爱他的字,更爱他一颗爱国的心,做圣贤而能庸行,是大人而常小心。」最后他说:「于右任、吴宓、王子云、赵望云、石鲁、柳青……足以使陕西人和西安这座城骄傲。我每每登临城头,望着那南北纵横井字形的大街小巷,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他们」。
余光中还说,贾平凹这本《老西安》写得自然而又深入,显示作者真是性情中人。书中还有这么一段,很值得玩味:「毛主席在陕北生活了十三年,建国后却从未再回陕西,甚至只字未提过延安。这让陕西人很没了面子。」我在西安不过几天,偏偏碰上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70周年纪念,不但当地还有纪念的活动,北京的《诗刊》也发表了特辑。为何尚不切实反省,真令人叹息。西安之行,虽然无缘遍访古迹,甚至走马看花都说不上,幸而还去了一趟「西安博物院」,稍稍解了「恨古人吾不见」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