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陆炳文擺谱用作串联两岸亲情並延续血缘

陆炳文擺谱用作串联两岸亲情並延续血缘

更新时间:2014-06-20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中新网泉州6月16日电 (郭斌 刘真真)“在我的记忆里,原来小时候祭拜的神明,是从这里
传过去的。”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蔡维藩在首届闽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大会中激动
说道,他所属的蔡氏是由福建晋江东石分流到台湾的。

首届闽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大会16日在福建泉州举行,来自两岸40多个同宗同名村的300多位
宗亲代表齐聚,展开了一场两岸寻根对接的联谊大会。

“听我父亲说,我们彰化蒋氏一族是郑成功时期迁移过去的。”第一次回到故乡的蒋东颖
是与会宗亲中年纪最小的一员,他对本网记者表示,“这次陪我父亲过来交流寻根,回到
老祖宗的地方,我感到很亲切。”

“彰化县花坛乡汉人入垦的历史甚早,从史料分析始自明郑时期。至明永历20年(1666),
当时南部随郑成功、郑经来台的汉人,开始随着陆路北上在半线营盘附近移垦,逐渐建立
台湾中部第一个汉人聚落,名曰白沙坑,现名为白沙村,这是台湾中部出现的第一个闽台
同名村落。”彰化八卦山文化协会理事长蒋敏全讲述着彰化花坛乡的历史,他表示,明天
(17日)将带着儿子回到祖籍地,去寻找自己的宗亲族友,把根找回来。

86岁的台湾宗亲王阿讃带着一套谱牒,首次代表族亲来到泉州交流,“我是民国69年开始
寻根,后来通过与大陆这边频繁互动,了解到我们王氏一族是第7世分流到了台湾,如今在
台湾,我们已经衍传到第18世了。”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蔡干豪表示,闽台同宗同源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台湾西
部大部分是闽南宗源的衍派,从台湾原住民的信仰传承到晋朝时期台湾保有的中原情节,
再到唐朝的聚族而局,一直到大陆早期与台湾宗亲的互动建设等,都有着闽台先民祖根的
情结。


交流大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宗亲之间同讲闽南语,交流起来没有一点障碍,乡音乡情浓
郁。两岸同宗同名村代表还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谱牒文献资料,38套台湾宗亲谱牒落
户泉州。

台湾谱牒专家、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认为,两岸的谱牒交流需要更加
的民间化、网络化和普及化,“这样才能发挥谱牒的作用,把两岸亲情串联,延续血缘。”

据介绍,来自台湾的同宗同名村宗亲17日将拜访各自祖籍地,寻根探亲。主办方表示,此
次交流大会将推进宗亲文化的民间交流、强化海峡两岸宗亲族源的高度认同、传承宗亲共
识的历史内涵,不断促进两岸宗亲深度交流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6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