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粥长受邀出席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

粥长受邀出席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

更新时间:2014-03-05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粥会新闻中心讯)4日晚间,我全球粥会世界总会长、中华将军教授书画院长陆炳文教授,参加了由名誉总会长、名誉院长丁之发上将主持的,在逸仙楼举行之策略联盟新伙伴颁奖仪式后,赶回台北联合办公室,顷接到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电子邮件,是来自该会论文征集组负责人杨海中的致敬函,粥长深表欣慰,着即予以回复,并答谢「实不敢当,至于论文摘要英译部分,亦可望日内寄出备用,至于拙作书法若不嫌弃,赴会厦门时理当奉上,敬请雅赏指教,共勉“自强不息”等语」。

该函内容略以-「陆先生你好:大作收悉,谢谢对研讨会的支持!拜读大作的第一印象是题目、内容俱佳,可谓最具原创性。文短意永,甚契学术会议之要。文章使用简体字,省去转译之烦,谢谢先生美意。有三事敬禀:一、请将论文摘要译为英文,译后再用电子件发我即可。二、研讨会定于6月11~12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具体安排另发通知。三、本人半生的坐右铭是《周易》之“自强不息”四字。如先生有暇,特求斗方一幅,厦门会议时惠赐在下,不胜感谢。别不一一。即颂 春祺!」

日前,粥长已受到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組委會邀请,答應將出席6月間的大会,同日內就寫作完成论文1篇,題為《台闽两地同名村‧连通两岸河洛情》,準備在研讨会上發表,文長3000余字,兹附【论文摘要】如下:

「中国人独有的阿同观念,或称阿同意识,表现在“同名村”上,就是“冠籍地名”和“冠姓地名”,这种情形发生在台闽两地很正常,因为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最多,所以两地“同名村”的出现成为常态,而且由来已久,自从明清以降,历时数百年,常见台湾的地名,诸多与福建雷同,这正是同宗同乡族人间,重土报本的观念使然。

「论文总结因此作出主张,必须要深化同名村3大作用,亦即:让亲情在两地同胞间涌动,让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成功拉近两地同胞在感情上的距离,连带缩短两岸和平统一上的时程,这非但是民间研究河洛文化取得成果的一桩好事,而且系河洛情谊助成国族和谐的头等大事」。

屆時陆炳文赴会厦门,可是第6次參與两岸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之前已前往洛阳(5届)、平顶山(8届)、广州(9届)、台北(10届)、赣州(11届)等地,各参会過1次,也都曾提出1篇论文。

据悉,粥长先前提交河洛文化研讨会的论文5篇,题目名称依序分别是:《请问贵姓-河洛姓氏文化渡海过台湾》(2006年4月26日)、《两岸和谐关系推进与河洛姓氏文化的无形融合情》(2009年10月21日)、《从最新台湾姓氏要览看河洛姓氏连接与和谐国族团结问题》(2010年9月28日)、《河洛文化与宗族姓氏传承》(2011年4月16日)、《河洛文化敷施下之赣南和台湾》(2012年10月10日),文长从数千到上万不等。

记者进一步向大会了解发现,连续6年与会6回,又均力作论文提出,且应邀上台发言者,在两岸历次出场的数以百计专家学者中,陆炳文当数唯一获此殊荣者,诚属“锲而不舍”之作,与“自强不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怪乎杨海中会专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