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台闽两地同名村‧连通两岸河洛情(上)* 陆炳文

台闽两地同名村‧连通两岸河洛情(上)*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4-03-04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中国人跟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种根深蒂固的『阿同』观念,就是同宗同乡族人间,同样会尊前敬祖、怀乡寻根、重土报本,不管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根本;我们这种传统观念,最容易表现在“同名村”上;从前中国大陆移民渡海赴台,早在『唐山过台湾』之初,同姓同籍的人,就习惯聚居在一起,互相照应,相互扶持,时间一久,自成聚落,并自取地名,且相沿把该地冠上故乡名称、或本族姓氏,于是成为极具乡土味的什么厝、什么村、什么里,同名村由此产生。

相对于大陆其它各个地方,台闽两地这种情形尤其明显。而台闽同名村的型式,又有两个典型类别,亦即“冠籍地名”和“冠姓地名”之分。“冠籍地名”或“冠姓地名”,尚且均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大多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在垦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家族、同宗姓相连结的血缘聚落,或聚居村落之后,其自然群聚地名,多以福建祖籍地的原乡名称、或故里风俗习惯来冠名,久而久之与祖地之间,有了很好的感情连缘,不忘本之情油然而生。

在台闽两地流行一句俗谚,叫做『陈林满天下』、或『陈林半天下』,形容或许有些夸大,但是陈姓林姓人多确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姓陈或姓林,因此岛内最常见的“冠姓地名”,毫无疑问的是陈厝、林寮等,他如李厝、许家村等也不少,宋屋虽少只在桃园县有一处,马家村也仅苗栗县才存在,却是个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例。这些“冠姓地名”乃血缘结合的典型产物,富有强调宗族团结一致的用意,像这样的地方,全台不计其数,如同闽粤两省,早已司空见惯。

再则,“冠籍地名”更富怀乡、思念大陆故土的意义。例如在台泉州人多的聚落,便叫泉州厝,陕西人多的村落,则称陕西村;后者座落于彰化县秀水乡,表示陕西村最初的一批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西北的陕西省。在台湾旧地名当中,以往冠籍者总数可是上百,其中福建地名最多达51个,其次有30个属于广东地名,其余为其它省市自治区。“冠籍地名”即台湾一些村里所冠以祖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系出同根同源同名,重视根源毫无二致,取名雷同就不足为奇。

整个台湾地名冠以姓氏者,跟大陆上的冠姓地名完全相同;此外,岛内地名冠以原籍者,又多由内地闽粤两省地名的移植而来。由于台闽两地同名村,体现连通海峡两岸河洛情,加以两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的确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若从同名村的角度来看两岸,甚至可以说存有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

过去数百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岸关系,单就同名村的形成与型式、发展与演化来观察,无形之中已经产生3方面的良好效应,实即:亲情加深、乡情加重、和风情加浓;特别是在最近这5至8年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到现在,借助于政府跟人民的携手努力,民间交流的加强与逐渐深化,和官方沟通的开展与逐步流畅,让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让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让风情在共同家园中重温,在在证明两件千秋万代大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不远,中华国族的完整统一指日可待。

同名村的概念,套用简单说法,即为两个名字相同的村庄,闽人入台后难忘自己家乡,聚居地自然而然沿用家乡名。我们以近一年来发生的两件事证,说明台闽同名村民,如何两地一家亲,实足加深亲情、加重乡情、并加浓风情,以致于连通两岸,接续河洛文化情。

第一件事证,发生在今(2014)年2月13日,场景分处闽台两地同名村,就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青山”村,数百名乡亲通过卫星联机的方式,与海峡对岸的台北市万华区“青山”里的同胞,『隔海喊话』,互贺新年,共庆元宵佳节,纪念共同祖先;随后,两岸同名村内,又共同举行了祭祖仪式,衣着传统特色服饰的惠安女表演腰鼓,来与台湾艋舺青山会战鼓团,『隔空同台』演出地方杂技。

「台湾的青山里就是从青山村移民过去的,我们是同根同源的族人,他们的祖庙跟我们也一直有联系」。77岁的青山村民、主祭者李春火用闽南语,亦即台湾话、河洛话说。「这次利用高科技共度佳节,我们联系更直接更密切了」。李春火接着写诗助兴,有诗句道出心声:「泉州湾畔众妖娆,夜奏琵琶海上飘;隔岸台澎闻雅韵,也弹南曲《闹元宵》」。这项活动除了以LED视频互动,两岸乡亲还开通『同名一家亲』微信群、两岸村长里长互发拜年视频、进行无线电网络通联等,连通两岸河洛情之活动,大家都希望以后再有机会,台湾跟大陆两边经常联系。﹝未完待续﹞(2014年6月在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