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恩师沈之岳逝世20周年纪念文(上)* 陆炳文

恩师沈之岳逝世20周年纪念文(上)*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4-02-11 来源: 发布: 陆炳文 浏览:
日前,愚生向师母沈徐露女士电话拜年时,原则作出决定,办理恩师沈之岳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会的日子,能订在忌日2月24号当天固然好,要不然就提前到20日方便大家。于是衔命与各方面取得连系行事,最先跟法务部调查局王福林局长(调查班第12期),在开春上班首日通上话,确认20日齐登阳明山公墓谒陵可行,也确悉24号正好是调查班51期开训日;再向展抱长青联谊协会王光宇理事长(调查班第1期)报告,确定与我全球中华粥会分工细节。因此回想起55年前,我考取荣上展抱山庄受训,才是恩师开办调查员训练班第7期,竟然恍如昨日,但缅怀先生垂青为国育才,遗爱展抱子弟一展抱负,却又恍如隔世。
稍早事有凑巧,继台北旺报陈姓女记者索取赠书:《平凡人的不平凡:沈之岳》(沈之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印行、2011年2月18日出版),越二日,接连有魏国、陈昌枬两仁兄先后来洽,表示亟欲购得上书拜读。我当即直言强调,此书乃非卖品,一向是不卖,只送有缘人,仁兄仁姐找上门还真是有缘。
渠等与先生毕竟缘悭一面,三人系分别来自不同行业,年龄层更跨老中青三代,皆久仰您的大名,对沈之岳三字如雷贯耳,对生平事略知之綦详,堪称永远的忠诚仰慕者。渠等固虽无缘进入展抱,得尊沈师一声“调查局之父”,亦非出身大陈义胞第二代,仍敬奉师长为“大陈人之母”;相对于我们来说的外人,可贵之处在于此,我径邀出席纪念会,根据之理由也在此。
相约在台大校园,和昌枬兄初见面,顷获回赠一册《对敌作战策略:大陆敌后作战中的反间与策反讲述纲要》(沈之岳讲、中兴山庄行、中华民国56﹝1967﹞年6月出版),让我深受感动与感怀:感动的是,送者义无反顾之舍得;感怀的是,逝者义不容辞之等得。记得我一度拥有过同一本小册子,那已是40多年前的废园旧事了,说起来飘飘然一股心香与书香,真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1976年6月中旬,恩师在调查局局本部局长室,直接下条谕示李建华副局长,并以复印件副知学生,上有朱笔眉批:「陆同志系一优秀之干部,应鼓励其在写作方面多下功夫,今后有关各种政治性之报告,均可交陆同志起草,希望李先生对其多加培育」。自此之后,局里经常性文稿草拟工作,开始交付下来撰写不说,另行交代限期完成一份《智慧之战:情报战研究》讲义,作为沈局长在军方政战学校政治研究所授课之教材,并指定李建华、毛锺新、吴慕风三位长官从旁指导。四阅月后,局长又在书序引清代儒学宗师曾国藩之语勉余:「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今炳文同志大道发轫之始,特志数言,且贺且励」。
斯时遍读上百书册,多半来自古籍兵书,包含《孙武子兵法》、《孙膑兵法》、《兵经百篇》、《揭暄子》等,参考用情资仅两种,其一就是上述那册《对敌作战策略》,另一则为前国家安全局局长郑介民将军巨著《军事情报战》,显然不足应付,遂向海外搜集,蒐获密檔颇豊,参采价值更高。当时诚属边写讲义,打印出来边充教材,陆续完稿17万余字;不巧在1978年正月间,沈局长调任国民党中央社会工作会主任,未几我亦追随过调担任编审,授课因而中断,讲义随之中止;在手大批初草文件,由于多半事涉机要,连同手稿一并销毁,确实可惜却属必要。
后来又因时局丕变,危机管理理论的建立、与危机预防体系(包含危机速报系统、危机处理手册等)的建构,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岛内各党政军情国安部门、及各级训练机构都找上我,基于开创性之需要,单凭个人回忆印象,把消失了的《情报战研究》中,去掉绝对机密且不宜公开部分,再结合几十年随机应变公务经验,将之重新融会贯通成《危机管理学》,这就是拙著“危机三书” 结集的由来,此即:《你是应变高手?:个人危机管理36心法》(商周城邦印行,1996年初版);《沟通胜手:公关危机破解100招》(平安皇冠印行,1997年初版);《如意双手:公关与危机处理7讲》(黎明文化印行,1998年改版),得以常销畅销的缘故。
若说“危机三书” 各有何特色?简而言之:一本专为中国人写的危机事典,一本集中国式管理危机之大成,一本将公关导入危机处理的书。再说解决危机之道为何?我的答案很简单,要拿出大开大合气度,先解决“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中间有是有非,处理起来有机有危。
例如未来之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事关国家的领土完整、历史疆域不变的主杈意识,即属严肃的“大是大非”问题,搞不好有覆巢亡国灭族之危险,搞好就有民族伟大复兴之契机。关键在于统独问题,攸关“大是大非”,明乎此便通情达理于,何以先总统蒋公介石会公开指出:「台湾和大陆本属一体,骨肉相连,休戚与共」。更严词警告国人:「谁搞“台独”,我搞掉他脑袋」。蒋介石每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向坚决反击,绝不让步的,主张很明确,万万不能以任何权宜为由,偏移了原则性问题,偏离了“大是大非” 观点。(脱稿于台大书香园如意斋:全球中华粥会世界总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