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回归与延续/评介史瑛其人其画 * 张明光
十月天津,一间仿古茶肆中,陆炳文与史瑛伉俪、和来自京津美术界的朋友相聚。陆先生在台湾从政多年,退休后仍奔波于两岸之间,做着“文化粥会”的事项。这是兴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仍在台湾延续的一个传统。文人之间定期相聚,谈天说地纵论艺事,主人(轮流坐庄)备粥待客,不必鸡鸭鱼肉,没有觥筹交错,若佐些时令小菜亦无不可,丰俭无定。内地文人知此者已不多。听来很是令人神旺,颇有竹林流觞淡如水的古风雅意。此次来津,陆先生却甘当配角,陪夫人史瑛女士的画展游于内地。
画家们形色无拘,品茗漫谈甚是相得。悬于四壁的水彩画,即是史女士的佳作,尺幅不大,皆以薄膜精心装覆。作品以钢笔淡彩居多,或乡间小径,或夕阳暮色,或林间柴扉,或舍前屋后的瓜果菜蔬……林林总总皆是对自然景物的写生,不刻意,少雕饰,笔触质朴,色调清新,大笔渲染或细微描绘绝少做作,有些生涩,有些随性,更有一任心胸的自然之气。画幅虽小,却流溢着一缕清逸的田园诗般的韵致,很让人想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画风。
这是一种久违的味道,这味道与当下的绘画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图式与绘画语言的差别,那种看似不经意,俯拾即是,大美不雕的审美取向及其表现手法的迥异,在我看来是回归传统,在台湾或是一种延续。
半个多世纪以来,内地的艺术家似乎已习惯于大而无当的塑造典型,喜欢宏大叙事的思维方式,不少画家疏于实地实景的写生,却热衷于“扣”照片,不仅丧失了造型的能力,也背离了绘画的本质,仿佛于大千世界中麻木了发现美与表现美的神经,不屑于尺幅小品,动辄宏篇巨制与主题性地颂扬,以至绘画技法亦为此而“荒腔走板”。
大约是七十年代末“文革”甫止,流行于西方“比较文学”的概念渐热,台湾文学也在内地解禁,大受读书人的喜爱,原因之一便是台湾文学的发展走向清晰的延续了“五四”以来的文脉。
顺便说一插曲,我曾指导过一位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生,用“比较文学”的方法 对比内地与台湾文学在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同与异,结果大获成功。如今读史瑛女士的画犹如当年初读台湾文学的喜悦,一下子燃起我怀旧般的心绪。
史瑛女士持守艺术传统,安静地画画,人亦如画,清淡素净,略带南方口音娓娓细语中娴雅而谦逊。每天身负画夹,行走在山野云霭之中,并以她的作品与为人影响着一批前来求学的人。在当今一切全球化,物欲主义,功利主义遍行之际,史瑛女士的艺术之道,为社会增添了它应有的温度,而让人胸怀希望。
愿她在艺术的人生中获享创作的快慰吧!祝她在明年的行旅速写展出的如意吧!
(作者为大陆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著名艺术评论家;祖籍山东东平,1951年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燕京书画院名誉院长。本文写于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2013年12月25日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