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粥贤事略 > 吴伯雄仕途三起三落背后:宽容退让赢得人脉

吴伯雄仕途三起三落背后:宽容退让赢得人脉

更新时间:2009-06-03 来源: 发布:系统管理员 浏览:
摘自:环球人物

  吴伯雄,孙中山的好门生

  本刊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本刊特约记者 李振广

  5月21日,台北“国父纪念馆”内,当马英九为“巍巍中山魂——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纪念特展”揭幕致词时,他数度哽咽落泪,难以言语。马英九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感受最深的,无疑是他身旁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6月1日,吴伯雄将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抵达南京,拜谒南京中山陵。8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创建者孙中山奉安南京中山陵;而一年前,吴伯雄首次以台湾岛内执政党主席的身份,到访大陆,开创了两岸“雨过天晴”的新旅程。在这个历史与个人的交汇点上,再回首,吴伯雄必定感慨万千。

  从“二二八家属”到最年轻县长

  1939年出生的吴伯雄,成长于台湾桃园县中坜的一个商贾望族——吴家。150年前,吴伯雄的曾祖父从福建龙岩渡海,到台湾谋生。这个客家家族世代从商,不问政事,台湾知名的民间银行新竹商银,就曾是吴家产业之一。而到了第三代,吴家渐渐步入政坛,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曾任桃园县长;其伯父吴鸿麒,则在台湾光复初期担任台湾高等法院推事(法官)。然而,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吴鸿麒被国民党军队逮捕。4天后,吴家人找到了吴鸿麒的遗体——其面目模糊,生殖器遭割除,死状凄惨。从此,吴家被深深烙上了“二二八”事件的印记。

  在台湾,“二二八受难家属”的身份,几乎就是“反国民党”的同义词。“国民党二二八屠杀台湾人”,一直是民进党与其他群体煽动民众对抗国民党的言论武器。这种身世让吴伯雄在早年不愿参与政治。他从台湾成功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后,很快就在商界、教育界闯出了名堂,先任信东化学制药公司董事长,后于南亚工业专科学校兼任副教授,直到29岁仍未踏入政坛。

  改变他命运的人是蒋经国。上世纪60年代末,为获取更多台湾民众的支持,蒋经国开始推动“吹台青”政治运动。他试图通过让一批台籍年轻人加入国民党,使他们迅速跻身政坛,冲淡国民党“外省人”的标记。“二二八受难家属”的身份、高学历、显赫的家世,让吴伯雄一举成为“吹台青”的典型。1968年7月,吴伯雄在没有任何基层民代选举经验的情况下,直接参选当时的第四届省议员,并一举胜选,开始在台湾政坛崭露头角。4年后,33岁的吴伯雄胜选桃园县长一职,成为台湾历史上“最年轻的县长”。桃园是台湾的“大县”,影响力极大。吴伯雄的当选,不但开创了其个人政治生涯的春天,更让吴家在桃园的政治影响力达到顶点。

  三起三落背后的淡定

  抱定“为国民党而奋斗”信念的吴伯雄肯定无法预料,自己未来20年的从政历程会如此曲折。

  1976年8月,随着国民党中央一声令下,吴伯雄毅然辞去桃园县长这一地方大员的肥差,开始担任当时“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在旁人眼里,这样一个公营事业负责人的职位不过是“养老”的位置,而吴伯雄一干就是4年。在1980年的“公卖局”“假酒案”后,尽管蒋经国一再挽留,吴伯雄还是坚决辞去公卖局长之职,回家担任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生活变得逍遥,政治前景也似乎就此中止。

  但两年后,峰回路转,吴伯雄再次被上层请回政坛,他接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主任,随后更被延揽入阁,担任台湾的“内政部长”。在这样一个重要职位上,吴伯雄将自己大方、慷慨、豪爽的个性展露无遗。在各种政治聚会上,他以嘹亮的“小丑”歌声获得了媒体的青睐,也翻开了他从政以来最辉煌的一页。此后,吴伯雄历任台北市长、政务委员、“内政部长”,真正跻身台湾政坛的核心圈子之内。仕途的安逸却从未抹杀吴伯雄心中理想——他多次直率地表示,自己要当“台湾省主席”!

  1994年,机会曾经出现在吴伯雄的面前。在国民党中委会内部举行“省长提名”时,他面对的是宋楚瑜。吴伯雄满场奔波,胖胖的脸上都是汗水与笑容;而宋楚瑜只是沉默地端坐会场,按兵不动。然而,当李登辉在众人的簇拥下慢慢走进会场时,他径直走向了宋楚瑜,并亲热地搂着宋楚瑜的腰以示支持。会场另一端的吴伯雄终于知道,胜负其实早已分晓,实力常常赌不过政治的倾轧,最后,他宣布放弃选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场选举成为吴伯雄与宋楚瑜的分野。胜者宋楚瑜,得到了“省长”的职务,俨然台湾第二号政治人物。尽管李登辉常说他与宋楚瑜“情同父子”,但宋楚瑜的政治野心,终于让李登辉使出了“废省废宋”的大动作;而败者吴伯雄,虽然放弃了台湾“省长”之位,其党内仕途却一帆风顺,由“总统府秘书长”转为“国民党秘书长”,成为李登辉身边最亲密的人。此后多年,他一直默默地以“秘书长”这一幕僚职务参与机要。当李登辉走向“台独倾向”而被逐出国民党后,吴伯雄仍留在国民党内,进而成为国民党副主席。

  吴伯雄如此一个“隐忍”的人物,实际上却是一个极有雄心的人。2007年2月,时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因为特别费案,被台湾检察官以贪污罪起诉。马英九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毅然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当时民进党用“马英九将在选前被判刑,马英九无法参选”等传言不断打击蓝营的信心。原本对选战信心满满的国民党一举变得忧心忡忡、茫然彷徨,“代理党主席”之职成了烫手的山芋。但吴伯雄此时毅然站了出来,临危受命,接下这一职位。并在2007年4月,当选国民党主席,负起国民党选举的胜败之责。

  没有人能预料到,在吴伯雄的领导下,境况低迷的国民党,随后能一连在“立委”选举、“总统”选举中势如破竹,不断获胜。2008年,马英九以58%的选票,夺回了国民党失去8年的政权,在马英九与竞选搭档携手欢庆的时刻,吴伯雄同样应为人们所铭记。

  “成功不必在我”

  吴伯雄用深厚的政治积淀证明,他是少数几个能够“振衰起蔽,少康中兴”的国民党核心领导人。在不断震荡的政局中,国民党有过不少核心人物,但吴伯雄似乎与其他人不同。也许因为出身富裕家境、又是虔诚向佛之人,吴伯雄虽然也有竞争之意,却从不会不择手段,而总在关键转折处退让。这让他在台湾人心中赢得了“做事,不求位置”的美誉。

  吴伯雄的宽容和退让,特别是为国亲两党合作所做的忍让与牺牲,为他在蓝营奠定了深厚的人际基础。自宋楚瑜在2000年脱离国民党,并成立亲民党之后,民进党一直运用国亲矛盾,保住其立法院最大党的优势,这使得台湾民众对“国亲合”有许多疑虑与不满。吴伯雄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完全抛开当年他与宋楚瑜的恩怨,主动大方地向宋楚瑜示好。他不但说动宋楚瑜不干涉亲民党立委的决定,更说服国亲两党立委,同意不分党派都由“国民党提名”,终于以不露痕迹的方式,达成了“国亲合”的目标。国民党两场选举大仗的胜利,最应感谢吴伯雄为“国亲合”所做的努力。

  2008年5月28日,吴伯雄赴大陆进行国共论坛的协商,与胡锦涛确认立即恢复海基、海协两会的协商,促成两岸和解的一大步。回到台湾后,马英九对吴伯雄大加赞赏:“没有吴伯雄在国民党坐镇,就无法得到选举的胜利与两岸的沟通。”吴伯雄只是淡淡一句“成功不必在我”以应。其实,这句话,正是吴伯雄仕途数载沉浮、却始终如一地坚持“化独渐统”政治理念的心灵写照。这句话出自胡适先生,后半句是“功力必不唐捐”。吴伯雄今日在台湾岛内能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正应了这后半句话。

  “两岸血脉相连”

  2008年5月27日,吴伯雄以年近古稀之高龄,走过破例为他而打开的中山陵正门,沿着通往祭堂的392级台阶,拾阶而上,仅用了20分钟就登上了祭堂。祭祀完毕后,吴伯雄挥毫写下八个大字:“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在中山陵下的博爱广场,他动情地说,如今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此次谒陵就是为了禀告总理在天之灵,国民党会好自为之,为人民谋福祉,为两岸和平奉献力量。他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

  吴伯雄的这番肺腑之言,源于他对大陆深厚的感情。从2000年11月首次造访大陆开始,吴伯雄已经先后10多次到访大陆,其政治家、佛教徒,台湾客家大佬的三重身份,早已成为他与大陆之间独一无二的粘合剂。

  “回福建龙岩永定的老家去祭祖”,是吴家四代人的心愿。2000年9月,闽西客家联谊会访问台湾,他们向吴伯雄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回福建龙岩,参加客属恳亲大会。当年11月,吴伯雄终于得以实现父辈的遗愿,专程到祖籍永定县下洋镇的思贤村寻根祭祖。当他看到宗祠里那副“同宗同祖同心声,隔山隔水不隔情”的对联时,万分激动。“这是非常自然的激动,这是勉强不来的,这是血缘的关系,血比水浓,这是文化的熏陶。” 他说,“我一生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这种同文同种的联系,在世界上其他地区都不可能感受得到。”

  2002年2月,为了将西安法门寺所存的释迦牟尼在世间留下的唯一佛指舍利供奉到台湾,供信众膜拜祈求两岸和平,吴伯雄再度造访大陆。这场海峡两岸的佛门盛事引起了空前的轰动。3年后,吴伯雄再次以国民党副主席的身份造访大陆。而此次行程,是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划时代的“和平之旅”——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隔60年后的首次面对面交流。吴伯雄与大陆的交流,由此上升到了政治的层面。

  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国民党终于迎来在台湾再次执政的机会。吴伯雄成为执政党主席。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历史机遇摆在了两岸人民面前,也摆在了吴伯雄的面前。2008年5月26日,吴伯雄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的邀请率团访问大陆,两天后,他踏入了人民大会堂的北京厅。国共两党关系、两岸关系,都在这一天踏上了新的旅程。此后,两岸关系迅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包机直航、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两岸“三通”、陆资入台、定期航班、共同打击犯罪……吴伯雄对两岸关系的推动,可谓功不可没。

  今年6月1日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国民党创党总理孙中山奉安南京中山陵的80周年纪念日。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南京中山陵。80年后的今天,应胡锦涛的邀请,吴伯雄决定再次亲自率团前往南京谒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是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遗产,也是国共两党历史记忆的交汇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缅怀孙中山先生,是对国民党历史、中国革命历史的回溯,也表达着对两岸关系光明前景的一种殷切期盼。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此次大陆之旅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代表团一行约10人,包括林丰正、吴敦义、曾永权、蒋孝严等4位副主席,他们会在5月26日与胡锦涛进行会晤。结束北京之行后,吴伯雄将应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邀请,前往重庆参加首届台湾周活动。吴伯雄一行将走访位于南山风景区内的蒋介石行馆(1938年,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蒋介石在这里生活和办公)。5月29日,吴伯雄会到杭州参访去年底挂牌的连横纪念馆,一天后他将抵达南京,并在6月1日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的纪念活动。

  “更轻松地爬中山陵”

  对于吴伯雄的此次大陆之行,中国人民大学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林红副教授认为,从连战开始,国民党领导人拜谒南京中山陵就已成为一种传统。中山陵对于国共两党都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对国民党而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传统,是其党派合法性的基础;对国共两党而言,拜谒中山陵意味着两党对民族、历史渊源的共同确认,这无疑为国共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林红副教授认为,吴伯雄的此次大陆之行,肩负着多重现实使命:一方面是继续发展原有交流平台,促进更多事务性的合作。吴伯雄此次来访,需要进一步使国共两党建立互信,以促进两岸在经贸领域更顺畅的合作,如在“三通”后,两岸共同提出的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计划,以及陆资入台的问题,这些事务均牵涉到许多技术层面的困难,其解决有赖于国共双方建立更畅通的交流管道。另一方面,在两党的信息沟通上,吴伯雄扮演着“释疑者”的角色。有部分台湾媒体称,国民党主席改选日程在即,马英九有心兼任党主席,这一举动很可能同时牵涉到吴伯雄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去留问题。由于两人均是关系两岸交流的重磅大员,吴伯雄需要为大陆方面提供清晰的解释,稳定两岸继续合作的信心。另外,随着两岸事务性合作的不断深入,涉及到公权力层面的合作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如马英九提出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问题,就需要为办事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定性,这都需要一个更稳定、开放的国共交流平台。

  台湾媒体在评论吴伯雄1年来为两岸交流所做的贡献时,大多持积极的态度。吴伯雄沉稳的个人风格与大局观,为两岸和平的发展助益良多。然而,不少台湾问题专家仍指出,两岸关系的发展会经历一个先易后难的过程,当事务性的交流走向纵深,进入政治领域,国共两党的互信与原则立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岛内“台独”势力也从未停止对国民党的“逼宫”。种种问题并非吴伯雄靠一己之力所能解决,这牵涉到两岸整体的政治气氛,以及民间、学术界交流等各种未知的因素。国民党与吴伯雄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吴伯雄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几个月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减肥,已经从过去的98公斤瘦到了82公斤。他更笑称,减肥成功的他,今年“可以更轻松地爬中山陵”。然而,随着两岸关系在破冰后迅速发展,经济合作背后的文化交流、族群冲突、政治交流的问题,将日渐成为国民党面临的挑战。对吴伯雄而言,未来的两岸之路,肯定不会“轻松”,而将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