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自中原南迁与海外侨胞关系史(上) * 简汉生
众所周知,河洛文化源自中原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区域,大体说即是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但河洛文化向南传播的过程以及中华民族向南迁徙的历史却少有人知,根据
又以今天在台湾的三百多座「开漳圣王」庙及「闽王」庙来说,都是香火鼎盛,民众信仰的中心,但可惜一般信众却不一定知道当年陈元光大将军「入闽开漳」而被尊为「开漳圣王」或王审知「开闽」而被尊为「闽王」的事迹,从下述的简介中,或可让我们多知道一些民族迁徙及文化传衍的真相。
地处江淮豫皖交界处的信阳固始县,以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雅道靡靡著称。据明代县志及《路史》记载:「高阳氏封子庭坚于安。」因此高阳颛顼帝时代,固始县域属于安国疆域,夏代安国析封出潘国、英国、黄国三国。至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复汉功臣李通为固始侯,时「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固始称谓至今未变。在由晋唐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光州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因缘,成为历代中原河洛人南迁闽粤台的肇始地和集散地,成为众多闽粤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祖根地,在河南移民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和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原侨乡。
光州固始向闽、粤、台、苏、浙、赣尤其是闽台一带移民,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影响甚为深远:
一是西晋「永嘉之乱」的移民潮。「五胡乱华」期间,衣冠士族率先南迁,平民百姓继之南逃,形成长时间、大规模的中原人口迁徙活动。从流传至今的众多族谱和史籍可以看出:这一期间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士族人闽。其中,固始籍民南迁者众,尤以士族为最。
二是朝廷募兵,远征闽粤,武装绥靖的移民潮。唐总章二年(669年)春,闽粤境内的泉、潮间发生啸乱。高宗诏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政进阶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战将123名、府兵3600人入闽平叛。陈政所部一度陷入困境,朝廷遂派陈政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施援。征途中,敏、敷病逝,陈政母魏敬携孙陈元光「万里提兵」领军入闽。两军会合后,84姓将士平乱戍闽。仪凤二年(677年)陈元光奉诏代职,他平息啸乱、奏置漳州、开办学校、教化民众、开荒垦田、开放港口、建设闽南,为建设漳州、推进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
三是「三王」举旗,义军入闽的移民潮。唐末黄巢起兵,各地民军蜂起。安徽寿州人王绪率众攻取固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文武双全,被招致军中重用。在南下转战中,因王绪残暴,王潮兄弟与众将计除王绪,后被推为首领。随后,王潮率以光州固始籍为主的军民5000余人共50姓入闽,揭开了固始移民建立闽国、「统治福建三十年,一境晏然」的又一恢弘篇章,王审知并被后世尊为「闽王」使得河南固始对福建和东南沿海的影响更加深入和持久。
四是两宋之际,宋元交战的移民潮。北宋末年,「靖康南渡」,金兵入主中原。固始两度为金兵所陷,县无治所达75年。境内人烟稀疏,吏民多举家南逃,因循先民南迁旧路,定向徙居闽地者,不在少数。此外,还有因官职迁调,游学经商,或投亲靠友,南迁入闽者难以胜数。(作者为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台北市中华粥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