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侨联总会开会忆粥贤孙科恸孙穗芬怜请慢走
(粥会新闻中心讯)今(30)日,为《第十届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前置作业需要,在台北中华侨联总会召开《开漳圣王恳亲会》,由该会理事长简汉生主持,本会会长陆炳文以河洛会协办单位代表身分出席,应邀致词时表示:感激简理事长及侨联团队出面,组织河洛会筹办工作;也感谢全台开漳圣王庙团的相挺,让首次在台河洛会获得俗信支持;更感慨于孙科之女孙穗芬昨天辞世,哲人之后晚景堪怜还请慢走。
中华侨联总会前身,名为“华侨救国联合总会”,由粥会名贤郑彦棻发起,1952年10月21日成立于台北“侨园”,并经政府明订是日为“华侨节”。1965年适逢国父孙中山的百年诞辰,10月29日,国父哲嗣孙科被政府从美国接回国内,与总统蒋介石阔别16年后重逢了,他们上回是1949年在广州分手的。过了一周,举行“华联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孙科在开幕典礼上,发表返台的第一场公开演讲。半个月后,又在纪念
孙科字哲生,每到粥集文会,必定携伴同行。陆炳文回忆说,粥会重要文献文物中,就有一件跟孙资政有关,那是与其夫人陈淑英一道,于1966年5月28日,参加台北粥会碧亭(近郊碧潭桥另一端)约集,时为本会秘书长的沈映冬,着人替夫妇二人与年轻女粥友交谈的场景拍照,并在洗出照片的衬底纸板上,注记下这件事:「哲生先生伉俪取影赏临」,后来曾面陈资政亲笔加注:「七年前留影,孙科,民国62(1973)年5月28日」。
这帧弥足珍贵的旧粥照,分别在2007、08年间台北国父纪念馆的《粥祖黄帝纪元5000年:台北粥会50年文献文物特展》,以及2008年10、11月间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原总统府)的《纸砚中的和谐心:民国政要手迹书札特展》中,两度亮相过,原件复制品也赠出乙件,送给了我驻澳代表机关,已悬挂“澳门国父纪念馆”二楼,供人瞻仰凭吊。
孙科庶出么女孙穗芬,在其祖父创建中华民国100年元旦,于台北郊区阳明山、距离其父亲双重溪墓园不远处,一场吊诡的车祸中,离奇受到重伤,延医抢救无效,29日撒手长辞,哲人之后晚景堪怜,颇令世人惋叹哀恸,还请一路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