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文为两岸和谐文化的摆渡者 *常德晚報專訪
11月27日,冬日的阳光依然温暖而明亮,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先生第二次莅临常德。这次,他是受邀来参加鼎城区举办的“中国•常德鼎城善卷文化高峰论坛”。他的演讲,赢得了听众多次掌声雷动。
会后,记者走近了这位在政界和文化界久享盛名、为两岸文化和谐多方奔走的传奇人物,听他讲述善卷文化的核心价值、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依存。
让与和,应该成为一种道德规范
“让”与“和”,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学的《孔融让梨》,就是倡导一种礼让、谦让的品格。善卷不接受王位,是基于一个“和”字。陆炳文先生说,前者让梨,后者让王,殊途同归,让我们看到了“和为贵”,也让我们看到“德不孤,必有邻”。
鼎城区研究善卷文化、传播善卷精神,在陆炳文先生眼里,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鼎城的善卷公园、善卷中学、善卷大道正在建设之中,这是担负着文化传播功能的硬件工程,也是有着深远影响的民生工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不能少了硬件,但不能止于硬件,表面的东西不能够深入人心。”陆炳文先生认为,墙上颂扬善卷的一段话,或者是一幅有关善卷的画,那都只是一种肤浅的文化传承方式。文化的薪火相传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讲一讲,墙上画一画,而要从对下一代人的教育出发,从每个人的心灵层面出发,让广大民众知晓善卷文化的核心价值。
“当然,物质条件是不可缺失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能加速文化的传播。”陆炳文先生的“和”,也包含着一个平衡,既有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也有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文化,不是物质建设基础上所贴的一个标签,而是向每个人的精神领地灌输养分。”
善卷文化可以走多远?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发笑的提问。任何一种文化停留在纸上,它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乏善可陈的。在陆炳文先生看来,善卷文化所蕴涵的“让”与“和”应该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大人要以身作则,小孩要从小学习,让“让”与“和”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对于鼎城善卷文化研究的起步,陆炳文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常德乃海峡两岸关系和谐的新高地,鼎城有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新长堤。”
多元的中华文化才更具生命力
台湾是目前世界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面对这一结论,陆炳文先生说,追寻70多年来台湾文化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韧性很强,任何其它的文化都不可能将其取代。
“1945年前,台湾曾被日本占领,由于中华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大和文化对台湾影响甚微。1949年,国民党又带了一批各省的精英到台湾,再次丰富了台湾的中华文化。上世纪60年代,当中国大陆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的时候,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中华文化进行保护。”接着,陆炳文先生对两岸文化保护的此消彼长作了一个比较,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而2000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台湾有8年在“去中国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
陆炳文先生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台湾文化比大陆文化更具多元性,因为台湾文化吸收了更多西方文化的因子。在保持自己文化个性的同时,融入了世界先进文明,这就是中华文化强盛的原因。文化不能抱残守缺,要有包容性,多元的中华文化才更具生命力。这也就是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美国等华人生活的地方常盛不衰的原因。“善卷文化研究是地域性的,据我所知,台湾没有对善卷文化的研究,但是这不表示台湾没有善卷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在台湾,让与和的文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已经融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鼎城区能够在善卷文化研究的同时,把善卷精神推广到各地乃至台湾,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两岸和谐文化的摆渡者
“既亲近学界,又身在政坛,自然可以成为两界之间的摆渡者。”几年前,《南方人物周刊》这样评价汪道涵。而陆炳文先生这些年来在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多方奔走,同样是一个传奇。
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大多数时间都是统一而非分裂,这昭示了历史道路的必然。陆炳文先生说,两岸隔海分治了60年是现实,两岸关系改善不到三年是事实,“两岸已经走出了对立纷争的泥沼,走上了目前良性沟通的交流平台,希望善德能够促进华夏宇内分久必合。”
善卷文化就是让德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陆炳文先生看来,善卷文化所倡导“和”,可以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新的形式。被人称为“两岸和谐文化交流使者”的陆炳文先生,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缝隙里绽放出来的和平的蓓蕾。
为了一个“和”字,陆炳文先生每年要跨过台湾海峡十多次,他在上海、杭州、泉州等12个地方,屡屡在书法笔会上要求会众共同书写“和”。前不久到广西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关文化板块的活动时,陆炳文先生更是为促进两岸文化和谐提出了诸多建议。
“两岸同胞是亲兄弟,兄弟之间更应该让,更应该和。”陆炳文先生用一句掏心窝的话结束了采访。
《請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