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讀《中南美訪遊小記》 ﹡ 陸炳文
藏書是我的本事,讀書是我的本能。
恩
事隔33年,藏書幾巳全數捐公了。為求補救補寫心得,只好向師母沈徐露女史求救,承她不棄,把家中孤本找出,9月10號交到我手上,頓時有沉甸甸之感。翌日911,
話則說回《中南美》記遊,溫故而知新,讀通識乃見。為何世人今天面對的難題,那本書中早就當成常識,預作了解答;為何國人今日遭逢的困頓,那時候恩師就以通識,指引了解難之道。這些難道是他有先見之明?抑或是讀出個事後諸葛亮來?口說無憑,且舉下列3個實例作證。
答問一,美國所謂“人權”及美式民主,不適用於中南美,亦不一定適合於世界各國,因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特殊的因素,絕非以美援便可強令接受。該書【火山之國-薩爾瓦多】一篇,隱喻此舉恰如伊芳煞爾科火山,靜止時形成的火山湖風光優美,規律爆發所噴出的濃煙猶可做航行的方向指標。但這座活火山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再爆的時間和威力,目前為止還無法測知。
答問二,巴拉圭是個內陸國家,雖然她沒有與大海為隣,但境內有一條1500多哩長的巴拉圭河,這條河把全境分成東西兩部,【寓意“大水”的“巴拉圭”】文章指出,大河兩岸分隔的東方人和西方人,如今仍有很顯著的差別,不過兩岸民眾相處和諧。台灣有一條濁水溪,似乎也分南部人和北部人;另有台灣海峽存焉,60年分治之下,台灣人和大陸人鴻溝尚在。島內南北部以及海峽東西岸,居民之間和諧共處,均有待相互的包容,與彼此的融合過程。
答問三,【以運河名世的巴拿馬】篇中說,100多年前簽下的、美巴開鑿運河不平等協定,條文規定裡明顯傾斜美方,自從反殖民主義思潮吹到巴拿馬以後,就不斷發生衝突,並舉行幾10回合談判,一直進行了10幾年迄未解決,巴拿馬對美國態度非常強硬,而且為了加強談判的力量,故意-----,不惜------。由此可見,談判的人才要長期培養,策略要通盤考量,技巧要高度講求,籌碼要絕對守密,團隊要分工合作;國際談判如此,兩岸談判亦復如此。
1977年中,沈先生於調查局局長任上,出訪薩爾瓦多、巴拉圭、巴拿馬和阿根廷4個中南美洲國家;後來當我重回公門,做了蕭萬長組閣的內務總管-行政院參事兼第7組組長,多次隨團作國是訪問時,得以走訪了其中前3個邦交國,親履《中南美訪遊小記》書中留痕,雪爪追踪,才發現原來的“鴻爪印雪泥”,一步一腳印,何止足資茶餘之談助而巳,將可供後來者踏雪尋跡,永遠當作為人處世之借鑑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