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六鷁退飛.子魚出航 * 曾淑貞
更新时间:2025-10-02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微小說]六鷁退飛.子魚出航 * 曾淑貞
德二年十月十八國民黨黨主席改選日。近日,文綾他門坐在頂樓花園,望著議場一閃一閃的新聞快訊,嘆了口氣。阿忠低聲問:
「早就沒用了,黨還在嗎?」
「10幾億人口也一起罵:扶不起的阿斗!」
「在吧,只是魂呢?像六鷁退飛明明六隻水鳥,卻怎麼樣也不敢張開翅膀,有迷信又怕風浪、怕漩渦更怕看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文綾回:
「你是說這100多年的老黨,根本忘了是誰創立的?」阿璇說:
「有人要消滅你呢!而自己不只是忘了自己的身分還自己也跟著偽裝成『棄中保台』的樣子,卻連真正該堅守的都沒堅守。」司馬一邊憤恨一邊瞪眼說:
「我看到子魚走在時代的灘頭,他不是完人但至少敢向前。他說:
『國若失魂士當提筆。黨若無志人當挺身。』」阿忠愣了一下:
「這是子魚說的?什麼意思?」司馬道:
「就是有人要你跪下而你若真的跪了,這世界就再也站不起來了。」文綾輕聲補了一句:
「政黨若連自己的歷史都背棄了,還有資格談未來?光說“人民最大”卻讓人民被逼表態、互相舉報這還算自由社會嗎?」阿璇看著遠方台北城淡金色的天空說:
「不只是他是整個時代,似乎也都擱淺在這灘頭。要不要擁抱自己,要不要救回那個初衷,都在我們手上。你我都是那個曾經相信過理想的小兵,現在成了前路茫茫倖存者」。司馬說:
「我們好像當殘燈守夜人。」她說:
其實是問全國人誰敢承認:我們心裡有「國之大事」、「世界有詐財之國」……,我們都不快樂。」司馬點點頭:
「我倒覺得國民黨像是僖公雖曾懦弱、誤信事實但也曾想止血止亂。」阿璇喃喃:
「若子魚代表的是改革與直言,那六鷁退飛呢?」
「是那群仍舊徘徊不敢飛、不敢鳴的群體。他們說自己還在觀望但其實只是怕失敗,怕選民眼神裡的那道期盼之光。」司馬心平道:
「這一次是我們選擇要不要讓子魚登船,若我們繼續對退飛六鷁抱幻想,那這艘破船永遠停在舊港。」
「子魚已經在河口等候。」文綾輕聲道:
「把鏡頭拉遠,一張戰爭碎頭顱......的血腥照片在水面漂浮,像是歷史對此刻下的一次警訊;還讓人來壓詐我們的錢財續奪我們的尊嚴、生命嗎?讓子魚擔當起〈自我承擔〉時代的使命:
忍耐非卑屈,謙和帆影輕。擔當身度滿,任務盡心成。歷練襟懷樂,相磨筆墨清。隨緣終自在,得趣此前程。
祈願和平的錦帆揚起:魚智揚帆得路先,才能發鼓闢山田。誰言浪裡無舟楫,自有忠心祖帳前……。
--------------
[編按]全球粥會總會小說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淑貞女士,今日配合時事發表微小說創作〈六鷁退飛.子魚出航〉,並解釋引用主角如下文:子魚,僖公19年故事,體現忠諫角色,子魚身為大司馬,勇於直諫,敢對君主發聲。他們的“言”語裡面,代表忠誠與智慧;而“宋公曰”則體現君主的態度反應。兩者對比,成為春秋歷史中“忠與君”的典型象徵。其中隱含和比喻有如,歴史寓意與現代反思;子魚,能在現代語境下影射:在關鍵節點勇於發聲,不沉默妥協。
註解中沒有用上,作者是在解說子魚,避免讀者們不認識,反而更不了解所云,其實就是在隱約譬喻,要敢衝敢說出心裡話:「我是中國人」、「九二共識」的、「復興女俠」5號鄭麗文,才是本次國民黨主席改選,6人中最好的人選,任勞任怨,任重道遠。她和團隊、黨員同志、及老百姓,都委屈很久了,亟待新黨魁出。
曾女士以〈六鷁退飛.子魚出航〉,借古喻今,透過「子魚敢言」與「六鷁退飛」的對照,點出了政黨當下的癥結:在風浪驟起的時代,若領導人缺乏承擔與直言,政黨就只能在迷惘中原地打轉,維持現狀保守者,終將被歷史淘汰。國民黨走到今日,正面臨存亡的關頭。有人選擇觀望,有人選擇沉默,但沉默並不會換來未來,觀望反而只會失去人民最後的信任機會。
如今唯有再出現能人,能像子魚般挺身直諫,勇於說出真相、敢於守護初衷,才能喚回百年老店、中國國民黨的黨魂,來為兩岸和解和合作,為人類和平與文明進步,責無旁貸,挑起重擔,形成一股力量而努力為之。鄭麗文之所以被譽為「復興女俠」,就在於她敢挑戰僵化的路線,勇敢堅守「我是中國人」、「九二共識」,這些被壓抑卻真實的民意。她的勇氣,正是這個時代最缺乏的力量。
黨若無志,人當挺身;國若失魂,士必提筆。此刻正確的選擇,不只是主席改選,而是本黨的未來、中華民族的方向,生存路線的抉擇。共襄斯舉「復興女俠」始出,共促民族復興結語一句曰:「唯一支持鄭麗文,國民黨才會有救,國人同胞也才有一綫希望,中國之命運才有前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