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解?台北101動工密碼19990113不解之密與解碼之鑰
更新时间:2025-09-14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誰來解?台北101動工密碼19990113不解之密與解碼之鑰
話說蔣經國主政那些年,有鑒於臺灣光復、戰後缺大型建設,為了迎接新一輪世界經濟情勢、與地緣政治挑戰嚴峻局勢到來,開始著手進行「政治革新」與「十大建設」,憑藉中國人吃苦耐勞成就「臺灣經驗」,創造「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劃時代奇蹟,早在行政院長任內已經著手初步構思中,規劃東西方都市設計交融下的摩天大樓,這是臺北101大樓之前身「亞太營運中心」、六大營運中心之四/金融中心,亦即國際金融中心的最初發想。
您一定想深入知之箇中原委,我又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秘辛?蔣經國乃行政院遷台後第6任閣揆(1972/6/1~1978/5/20),任內之1997年7月下旬在高雄中船公司,蔣院長召見了陸幹事垂詢嘉勉並強調:「高雄造船廠」的建廠,是我國十項重要建設中,首先完成之一項,為「十大建設」(1974~1979年)工程史上的光榮紀錄,也是國家建設之重要成就。」所以陸炳文對「十大建設」知之綦詳,兼及後來的「新十二項建設」、及延伸出「亞太營運中心/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
及至1990年8月初,波斯灣戰爭危機發生,陸炳文以經濟部國營事業中華工程公司行政管理副總經理、台灣應急管理先驅身分排除萬難,挺身而出獨攬主持「九二工程」(秘密挺進中東戰地撤僑行動方案代號),成功營救100餘員工安全脫險返台,因而被推薦當選1991年、首屆全台傑出公共關係/傑出危機處理獎得主,領獎時尚且留有滯留中東期間,無法刮鬍子才保留下滿臉鬍鬚;未幾承蒙經濟部蕭萬長部長(1990/6/1~1993/2/27),他先有識人之明,找去部裡當公關顧問、兼國會聯絡人室主管,自己才把鬍鬚剃掉,俾免被人家刮鬍子,我也有先見之明。
其間,始知「亞太營運中心」概念,最早係由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1993年間提出,經蕭部長採納了這個想法,並將「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策略,作為接下來那關鍵幾年,中央政府的經濟政策
主軸?
對臺灣發展來講,原本是好事一樁,很可惜好景不常,蕭萬長旋被調差,改任行政院陸委會主委(1994/12/15~1995/12/3);陸炳文亦有自知之明,大部終非可久留之處,1995年中悠雅轉身,提前辦退休改從商,創辦傑出(BEST)公共關係顧問公司,傑出顧問團隊很快被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徐立德看中,連同美國世界傳播公關機構台灣代表(Worldcom,Taiwan),受到「亞太營運中心方案」政策執行單位經建會委託,聯合代辦整合傳播行銷專案,提出加強海內外官宣中英文口號,共同以此擴大號召來吸引僑外資,借重全面「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投資興建。
此時,陸委會蕭主委又被國民黨徵召,返回故鄉嘉義市參選立法委員,再度過調陸顧問南下坐鎮,負責艱困選區選舉媒體溝通、及危機應急管理,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把微笑老蕭送進立法院,成了陽春立委(1996/2/1~1997/9/1)以備日後大用。
2023年初,前副總統連戰發表《連戰回憶錄》,提及當年他力推亞太營運中心,卻因層峰的「戒急用忍」政策,最終導致失敗。做過第11任行政院長(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的連前副總統惋惜指出,若亞太營運中心計畫順利推動,台灣經濟何以喪失原來亞洲四小龍的龍頭地位?而今日鄰邦韓國、日本的經濟地位亦當已為我們取代了。
連戰還痛批「戒急用忍」政策之不智與不當,徒令「亞太營運中心」胎死腹中,所幸救回101大廈一命,原設計為亞太營運中心的金融中心,他個人也為其土地取得、規畫設計花不少時間。陸博士特此補充說明,事實的確如此,台北市黃大洲前市長的財政局長,政黨輪替後擔任府祕書長的廖正井,為台北101助了一臂之力。
當年台北國際金融中心新建工程簽約典禮,負責公關溝通的傑出團隊幕後老闆陸炳文記得很清楚,在阿扁就職市長不到1個月,也就是1995年1月下旬,市府廖祕書長隨即安排中央銀行總裁梁國樹、財政部長林振國,與阿扁在台北國際貿易大樓34層世貿聯誼社共進早餐,就這樣共同編織台北101的美夢。中央政府要推動台灣的亞太金融中心,台北市政府認為信義計畫區可以發展為台北的金融特區,但先要有一棟旗艦建築—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來帶動。
在早餐會上,中央與地方三巨頭達成催生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的共識及分工。在台北國際貿易大樓最高的34層世貿聯誼社樓梯口的一隅,決定要蓋台北101前身的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往事歷歷在目,早已烙印在心,與台北101同在,連內閣功不可沒,蕭內閣(1997/9/1~2000/5/20)連規蕭隨,亦功在摩天大樓;至于101大樓動工日期、訂在1999年1月13日,已經是小馬哥市長任內事。
婉拒過蕭萬長美意延年退休,安插到世貿聯誼社擔任老總,今天回想自己寧願退而不休,也不接受酬庸得力三明自助:1、識人之明,2、先見之明,3、自知之明。馬英九、蕭萬長、陸炳文的共同老長官、故總統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先生,均有知遇之恩而圖報,最好的方式就隱藏在,台北101動工日期,1999年01月13日,一九九九零一一三,這一天正是經國先生逝世11周年紀念日,當天馬英九市長、蕭萬長院長、陸炳文內務長(行政院参事兼第七組組長),針對密碼19990113不解之密、與解碼之鑰在誰手上?又最應該由誰來解鎖?聰明的讀者您可知曉!陸總長今日獨自逛地下街,101購物中心「TAIPEI 101 MALL」,人潮洶湧,生意興隆,擦肩路人,拍照存念,有感而發想,若無蔣經國,哪來十項建設,哪有摩天大樓,公道自在人心;如梗在喉,不吐不快,首次揭秘,公諸國人,自說自話、誰來解密?自問自答:那就是我,捨我其誰!
[題記]臺北101,地標之最,起工於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三日,恰逢蔣經國總統辭世十一周年。此日誠非偶然,實寓承先啟後之深意。若無「十大建設」奠基,難有「亞太營運中心」之構想;若無金融特區規劃,亦無今日摩天之雄姿。是役凝聚經國宏規,歷經連蕭馬諸公推動,最終矗立臺北城中,催化為中國人驕傲。其間密碼「19990113」,隱隱道出不解之謎,亦自成一把解碼之鑰。秉公今追憶往事,寄懷於打油詩裡,以誌斯樓興建之緣起。作者頃得句有云:經國宏謨奠巨基,龍騰四海起新姿。十大建設開時運,百丈摩天續壯思。一紀誕辰藏密辛,千秋築夢鑄高懸。誰能解得樓前意?自有丹心報知音。
話說蔣經國主政那些年,有鑒於臺灣光復、戰後缺大型建設,為了迎接新一輪世界經濟情勢、與地緣政治挑戰嚴峻局勢到來,開始著手進行「政治革新」與「十大建設」,憑藉中國人吃苦耐勞成就「臺灣經驗」,創造「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劃時代奇蹟,早在行政院長任內已經著手初步構思中,規劃東西方都市設計交融下的摩天大樓,這是臺北101大樓之前身「亞太營運中心」、六大營運中心之四/金融中心,亦即國際金融中心的最初發想。
您一定想深入知之箇中原委,我又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秘辛?蔣經國乃行政院遷台後第6任閣揆(1972/6/1~1978/5/20),任內之1997年7月下旬在高雄中船公司,蔣院長召見了陸幹事垂詢嘉勉並強調:「高雄造船廠」的建廠,是我國十項重要建設中,首先完成之一項,為「十大建設」(1974~1979年)工程史上的光榮紀錄,也是國家建設之重要成就。」所以陸炳文對「十大建設」知之綦詳,兼及後來的「新十二項建設」、及延伸出「亞太營運中心/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
及至1990年8月初,波斯灣戰爭危機發生,陸炳文以經濟部國營事業中華工程公司行政管理副總經理、台灣應急管理先驅身分排除萬難,挺身而出獨攬主持「九二工程」(秘密挺進中東戰地撤僑行動方案代號),成功營救100餘員工安全脫險返台,因而被推薦當選1991年、首屆全台傑出公共關係/傑出危機處理獎得主,領獎時尚且留有滯留中東期間,無法刮鬍子才保留下滿臉鬍鬚;未幾承蒙經濟部蕭萬長部長(1990/6/1~1993/2/27),他先有識人之明,找去部裡當公關顧問、兼國會聯絡人室主管,自己才把鬍鬚剃掉,俾免被人家刮鬍子,我也有先見之明。
其間,始知「亞太營運中心」概念,最早係由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1993年間提出,經蕭部長採納了這個想法,並將「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策略,作為接下來那關鍵幾年,中央政府的經濟政策
主軸?
對臺灣發展來講,原本是好事一樁,很可惜好景不常,蕭萬長旋被調差,改任行政院陸委會主委(1994/12/15~1995/12/3);陸炳文亦有自知之明,大部終非可久留之處,1995年中悠雅轉身,提前辦退休改從商,創辦傑出(BEST)公共關係顧問公司,傑出顧問團隊很快被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徐立德看中,連同美國世界傳播公關機構台灣代表(Worldcom,Taiwan),受到「亞太營運中心方案」政策執行單位經建會委託,聯合代辦整合傳播行銷專案,提出加強海內外官宣中英文口號,共同以此擴大號召來吸引僑外資,借重全面「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投資興建。
此時,陸委會蕭主委又被國民黨徵召,返回故鄉嘉義市參選立法委員,再度過調陸顧問南下坐鎮,負責艱困選區選舉媒體溝通、及危機應急管理,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把微笑老蕭送進立法院,成了陽春立委(1996/2/1~1997/9/1)以備日後大用。
2023年初,前副總統連戰發表《連戰回憶錄》,提及當年他力推亞太營運中心,卻因層峰的「戒急用忍」政策,最終導致失敗。做過第11任行政院長(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的連前副總統惋惜指出,若亞太營運中心計畫順利推動,台灣經濟何以喪失原來亞洲四小龍的龍頭地位?而今日鄰邦韓國、日本的經濟地位亦當已為我們取代了。
連戰還痛批「戒急用忍」政策之不智與不當,徒令「亞太營運中心」胎死腹中,所幸救回101大廈一命,原設計為亞太營運中心的金融中心,他個人也為其土地取得、規畫設計花不少時間。陸博士特此補充說明,事實的確如此,台北市黃大洲前市長的財政局長,政黨輪替後擔任府祕書長的廖正井,為台北101助了一臂之力。
當年台北國際金融中心新建工程簽約典禮,負責公關溝通的傑出團隊幕後老闆陸炳文記得很清楚,在阿扁就職市長不到1個月,也就是1995年1月下旬,市府廖祕書長隨即安排中央銀行總裁梁國樹、財政部長林振國,與阿扁在台北國際貿易大樓34層世貿聯誼社共進早餐,就這樣共同編織台北101的美夢。中央政府要推動台灣的亞太金融中心,台北市政府認為信義計畫區可以發展為台北的金融特區,但先要有一棟旗艦建築—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來帶動。
在早餐會上,中央與地方三巨頭達成催生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的共識及分工。在台北國際貿易大樓最高的34層世貿聯誼社樓梯口的一隅,決定要蓋台北101前身的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往事歷歷在目,早已烙印在心,與台北101同在,連內閣功不可沒,蕭內閣(1997/9/1~2000/5/20)連規蕭隨,亦功在摩天大樓;至于101大樓動工日期、訂在1999年1月13日,已經是小馬哥市長任內事。
婉拒過蕭萬長美意延年退休,安插到世貿聯誼社擔任老總,今天回想自己寧願退而不休,也不接受酬庸得力三明自助:1、識人之明,2、先見之明,3、自知之明。馬英九、蕭萬長、陸炳文的共同老長官、故總統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先生,均有知遇之恩而圖報,最好的方式就隱藏在,台北101動工日期,1999年01月13日,一九九九零一一三,這一天正是經國先生逝世11周年紀念日,當天馬英九市長、蕭萬長院長、陸炳文內務長(行政院参事兼第七組組長),針對密碼19990113不解之密、與解碼之鑰在誰手上?又最應該由誰來解鎖?聰明的讀者您可知曉!陸總長今日獨自逛地下街,101購物中心「TAIPEI 101 MALL」,人潮洶湧,生意興隆,擦肩路人,拍照存念,有感而發想,若無蔣經國,哪來十項建設,哪有摩天大樓,公道自在人心;如梗在喉,不吐不快,首次揭秘,公諸國人,自說自話、誰來解密?自問自答:那就是我,捨我其誰!
[題記]臺北101,地標之最,起工於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三日,恰逢蔣經國總統辭世十一周年。此日誠非偶然,實寓承先啟後之深意。若無「十大建設」奠基,難有「亞太營運中心」之構想;若無金融特區規劃,亦無今日摩天之雄姿。是役凝聚經國宏規,歷經連蕭馬諸公推動,最終矗立臺北城中,催化為中國人驕傲。其間密碼「19990113」,隱隱道出不解之謎,亦自成一把解碼之鑰。秉公今追憶往事,寄懷於打油詩裡,以誌斯樓興建之緣起。作者頃得句有云:經國宏謨奠巨基,龍騰四海起新姿。十大建設開時運,百丈摩天續壯思。一紀誕辰藏密辛,千秋築夢鑄高懸。誰能解得樓前意?自有丹心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