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上)* 朱定波
更新时间:2013-07-20 来源: 发布:朱定波 浏览:
为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充分展示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的内涵延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族谱文化的历史传承,促进闽台谱牒对接联谊和两岸族谱民间的互动交流,推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进程,报经福建省台办批准同意,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于2013年7月13日至14日,在泉州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此一大会的最大特色,是海峡两岸首次举办民间的、以谱牒文化为中心主题的交流活动;是一次民间谱牒的文化传承,也是一次民间谱牒的互动交流;许多与会嘉宾是自费参加本次会议的。本次会议突出务实精神,强调大会的民间性、开放性、基础性和务实性。因此,我们就没有邀请省市各级领导和政府各部门领导来参加本次大会。
一、举办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重大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
1、巩固闽台谱牒的文化根基
闽台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形成和传承发展的大根大本,也是两岸之间所有关系形成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组织关注两岸谱牒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民间宗亲代表,深入探讨交流闽台谱牒修编、谱牒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介绍交流闽台族谱文化、族谱收集整理、调查考证谱牒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资料,研究讨论闽台族谱历史渊源、姓氏繁衍播迁、宗亲寻根谒祖、族谱对接服务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促进闽台族谱文化、族谱研究交流的新意见和新建议,必将有力地推进两岸宗亲续编族谱、寻根谒祖活动,尤其是增强台湾同胞的血缘意识和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能够彰显的主要特征是:两岸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立足民间社会的基层性;民众关注参与的广泛性;闽台文化交流的互动性;中华民族认同的凝聚性。
2、搭建两岸族谱的对接平台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搭建两岸族谱的共同修编、收集利用、对接服务、增进情感的服务平台;以建设闽台缘族谱文献的数据库为核心,开发闽台谱牒文化保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点击闽台谱牒查询软件系统,重点展示闽台姓氏族谱文献信息、谱牒图片资料和族谱研究的重要成果。我们通过组织闽台谱牒文化交流,发挥民间力量广泛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加强闽台族谱文化的学术研究,为两岸民众提供知根识源、寻根谒祖的血缘图谱和服务指南,能够不断扩大闽台谱牒文化在台湾民间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3、构建两岸一体的谱牒体系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通过重点梳理闽台各主要姓氏派系、支脉的繁衍迁徙、分布、流向,不断完善两岸各姓氏在台湾聚落的开基先祖及迁播台湾的根系或世系;通过重点整理闽台的姓氏、族谱、祖墓、祖祠的基本情况,不断完善闽台姓氏源流的发展脉络;通过重点整理闽南先民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不断传承闽台的姓氏家族文化和人文历史内涵;通过重点开展两岸民间谱牒互动交流的对接服务,不断推进台湾政要及宗亲的追源报本、寻根谒祖活动;通过对闽台的祖祠家庙、祖坟古厝、昭穆字辈、碑铭匾联、谱牒名录、知名人物事迹记载等等方面的补充完善,推动建立两岸融合为一体的谱牒文化传承体系。
4、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自信
两岸民间谱牒,能够充分展示闽台犹如唇齿依存的相连情缘,是闽台社会同荣共进的必然选择;闽台民间族谱,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沧桑岁月中形成的,承载着闽台社会文明历史的延续。我们通过全面认识闽台谱牒文化的形成发展,能够看到海峡两岸悠久的地缘历史渊源和深刻社会根源,更能深刻认识到海峡两岸难以割断的血缘关系。我们不断挖掘闽台谱牒文化资源,推动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可以使台湾同胞正确了解历史,正视自己文化的根在大陆。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根本价值在于:不仅能够加深对闽台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深刻理解,而且能够加深对闽台人文历史内涵的深刻认识,更能够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5、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进程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有利于理清两岸姓氏家族的渊源关系,增进两岸姓氏家族的高度认同和血脉亲情。闽台谱牒文化已成为加深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广泛团结两岸乡亲的重要纽带。我们通过组织闽台族谱文化研究与对接,积极开展姓氏寻根交流活动,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一家亲情,使两岸宗亲敦宗睦族,不忘血统,不忘本根,进一步加强宗亲情谊团结,共同弘扬家族传统美德;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台湾同胞回祖籍地寻根问祖,更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构建闽台文化精神家园的新平台。
闽台谱牒文化是以一种姓氏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人文社会的历史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同化和国家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曾起过独特的、巨大的凝聚作用;闽台谱牒文化已成为根植在闽台民众内心深处的价值标准与根本理念。这是不可撼动地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是推进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历史必然。因此,进一步弘扬闽台祖地的谱牒文化,让广大台湾民众知根识源,促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有效遏制文化“台独”和民族分裂主义,必将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发展进程。
一、举办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重大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
1、巩固闽台谱牒的文化根基
闽台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形成和传承发展的大根大本,也是两岸之间所有关系形成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组织关注两岸谱牒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民间宗亲代表,深入探讨交流闽台谱牒修编、谱牒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介绍交流闽台族谱文化、族谱收集整理、调查考证谱牒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资料,研究讨论闽台族谱历史渊源、姓氏繁衍播迁、宗亲寻根谒祖、族谱对接服务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促进闽台族谱文化、族谱研究交流的新意见和新建议,必将有力地推进两岸宗亲续编族谱、寻根谒祖活动,尤其是增强台湾同胞的血缘意识和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能够彰显的主要特征是:两岸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立足民间社会的基层性;民众关注参与的广泛性;闽台文化交流的互动性;中华民族认同的凝聚性。
2、搭建两岸族谱的对接平台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搭建两岸族谱的共同修编、收集利用、对接服务、增进情感的服务平台;以建设闽台缘族谱文献的数据库为核心,开发闽台谱牒文化保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点击闽台谱牒查询软件系统,重点展示闽台姓氏族谱文献信息、谱牒图片资料和族谱研究的重要成果。我们通过组织闽台谱牒文化交流,发挥民间力量广泛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加强闽台族谱文化的学术研究,为两岸民众提供知根识源、寻根谒祖的血缘图谱和服务指南,能够不断扩大闽台谱牒文化在台湾民间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3、构建两岸一体的谱牒体系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通过重点梳理闽台各主要姓氏派系、支脉的繁衍迁徙、分布、流向,不断完善两岸各姓氏在台湾聚落的开基先祖及迁播台湾的根系或世系;通过重点整理闽台的姓氏、族谱、祖墓、祖祠的基本情况,不断完善闽台姓氏源流的发展脉络;通过重点整理闽南先民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不断传承闽台的姓氏家族文化和人文历史内涵;通过重点开展两岸民间谱牒互动交流的对接服务,不断推进台湾政要及宗亲的追源报本、寻根谒祖活动;通过对闽台的祖祠家庙、祖坟古厝、昭穆字辈、碑铭匾联、谱牒名录、知名人物事迹记载等等方面的补充完善,推动建立两岸融合为一体的谱牒文化传承体系。
4、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自信
两岸民间谱牒,能够充分展示闽台犹如唇齿依存的相连情缘,是闽台社会同荣共进的必然选择;闽台民间族谱,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沧桑岁月中形成的,承载着闽台社会文明历史的延续。我们通过全面认识闽台谱牒文化的形成发展,能够看到海峡两岸悠久的地缘历史渊源和深刻社会根源,更能深刻认识到海峡两岸难以割断的血缘关系。我们不断挖掘闽台谱牒文化资源,推动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可以使台湾同胞正确了解历史,正视自己文化的根在大陆。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根本价值在于:不仅能够加深对闽台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深刻理解,而且能够加深对闽台人文历史内涵的深刻认识,更能够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5、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进程
开展两岸民间谱牒文化研究与交流,有利于理清两岸姓氏家族的渊源关系,增进两岸姓氏家族的高度认同和血脉亲情。闽台谱牒文化已成为加深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广泛团结两岸乡亲的重要纽带。我们通过组织闽台族谱文化研究与对接,积极开展姓氏寻根交流活动,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一家亲情,使两岸宗亲敦宗睦族,不忘血统,不忘本根,进一步加强宗亲情谊团结,共同弘扬家族传统美德;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台湾同胞回祖籍地寻根问祖,更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构建闽台文化精神家园的新平台。
闽台谱牒文化是以一种姓氏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人文社会的历史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同化和国家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曾起过独特的、巨大的凝聚作用;闽台谱牒文化已成为根植在闽台民众内心深处的价值标准与根本理念。这是不可撼动地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是推进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历史必然。因此,进一步弘扬闽台祖地的谱牒文化,让广大台湾民众知根识源,促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有效遏制文化“台独”和民族分裂主义,必将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发展进程。